调整结构培育农业发展新功能

来自:《敏捷智库》      时间:2017-05-16
   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棉花糖……小宗农产品一遇到市场的风吹草动就出问题;大宗农产品中的玉米最高库存2亿多吨,而大豆始终供不应求。问题处理起来很棘手。比如,蝗虫飞到农田由农业部门管,飞到树上是林业部门的事,飞到城市公园是城建部门的事;农村和城里的老鼠分归农业部和安委会管;平地上种的水果由农业部门管,山上种的归林业部门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场制度变革,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国家扶贫开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刘奇通过解读中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一号文件,描绘出一幅未来农业绚丽多彩的发展画卷。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近期中央发布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一号文件分六大部分33条。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产品质量。采取的措施是调整结构、推进改革。
(一)调整结构
一是调优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比如,内蒙一农民用大豆根瘤菌作小麦肥料、地下水灌溉、石磨低速低温研磨生产的有机面粉小麦30-260块钱/公斤,面条460块钱/市斤,中高端供给只三个月就断货了。二是调好生产方式,重点突出绿色化发展。现在,农业污染已从过去的农药、化肥、添加剂,变为水源、土壤,特别是新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要集中整治农业环境,推进清洁农业生产,修复过去的生态欠帐,农业部减肥增绿计划。比如,减轻土壤重金属、农药化肥、地膜污染。三是调节产业体系,新业态和新产业促进发展,推进三产深度融合。三产融合关键是五大环链升级、升值,紧密结合互促发展;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销售业和旅游业命运共同体。
(二)推进改革,简政放权
理顺政府和市场、社会关系。第一,激活市场,建立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输出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改革。第二,激活要素,推进适度零散土地规模经营。财政通过增加投入,四两拨千斤地翘动社会资本、整合涉农部门资金集中使用,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第三,激活科技,创新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将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第四,激活主体。一是激活经营主体。我国有2.3亿个经营主体,是美国的100倍,英国的1000倍。要对分散的经营主体进行有效组织。二是激活服务主体。我国城乡二元制导致“三农”灰头土脸,城乡社会化服务差距太大。未来这个领域前景广阔。三是激活城归农民工。四是激活农村工匠。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比如,吃文化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三)一号文件亮点
一号文件明确的主攻重点是,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创业园。一体:田园综合体。
1.田园综合体
城市污染严重,致使乡村旅游红火。今天,乡村旅游已从山林走向乡村,从有目的景点向无景点发展;从大众向分众、小众、个性化扩展;从观光休闲到悟道体验;从蜻蜓点水、旅途奔波到常住久居。不光有名山大川、名人故里、名胜古迹可游,更有乡野风光、田园景色可看;无论精英或草根散散心,吃吃农家饭,买点农产品,都是追求非物质幸福。许多旅游景点开展自我服务,比如,单车租赁计价比出租车便宜,才搞一年多市值已超过百亿。同时,地方田园综合体发展起来,农产品价格大幅提高,带动二产,引领一产,加工业上来了。许多景点还搞展会经济,举办论坛,田园综合体应运而生。中央将田园综合体摆到议事日程上,以旅游为先导,以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物流为支撑,以体验为价值。目标是实现乡村复兴和乡村再造。有五大构架:景观吸引区、三养集聚区(养神、养生、养老)、农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服务配套网,现代化设施要跟上。核心要素是田园生产、田园生活和田园景观。  
2.田园综合体价值
一是资源集聚推进器。通过优化配置资源,激活农村闲人、闲时、闲房,闲置自然风光,闲置乡土民情。二是产业价值扩张器。各产业价值都会由此提升。三是新兴业态孵化器。比如,共享单车、支付宝、滴滴打车、快递都是新业态。四是区域发展牵引器。综合体周围区域被带动起来,全国过亿村庄几千个,对周围带动效应非常大。五是农民增收助力器。田园综合体的功能,一是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统一体,需要互相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健康农业、功能农业。建设“健康中国”,更关心吃的营养和健康。二是城乡重构的新生体。通过城镇化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得像城市那样发达,成为功能多元的综合体。食物保障、就业收入、原料供给、旅游休闲、生态保育,文化传承是农业六大功能,互补互促。把农村建设成健康中国的养生体,田园综合体是理想选择。三是休憩荣衰共同体。居于其中的人会形成利益、情感、文化、文明共同体。还是文化意义上的盛世乡愁存放地,农业文明的复兴地。四能有效解决分配问题。五是传统文化弘扬地。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家有信,名门望族、世家大族的家训家风的继承,传统文化历史的展现,需要田园综合体这样的平台。四是家园红利再生地。家园红利指在世代居住、互帮互助、资源配置、应急事物、邻里互助中留下来的随时能支取的福利。五是诗意栖居理想地。人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诗意的栖居,环境诗意有诗画意境,文化诗意耕读一体,天人合一,用现代技术构建建筑美。生态上保护意识增强,自觉自愿地保护家乡环境。田园综合体是新时代的桃花源,诗意栖居的乡村再造,是农民创富的第三次浪潮。
3.如何培育新动能
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群体2.7亿农民工多形成的民工潮,融入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社保等跟不上、没有准备好接纳他们的城市。但他们成就了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使我国制造业有1500多种产品世界产量第一,制造出数量最多的廉价商品,用最低廉的成本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
放活组织,放活金融,进行生活要素的大流动,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资源要素使城乡在流动中化蛹为蝶,在时空隧道中涅磐。500万回乡创业农民工不光外表变了,内质也变了。中国农村需要第三次动能转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要素流动两大变革,家庭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前两次是裂变和流变,第三次将是核聚变。用“合”字概括的六大要素是,三物组合,三产融合,三生契合,城乡统合,要素集合,功能整合。
(1)三物组合
农业自古都是植物、动物(第一、第二物)开发。过去第三物(微生物)也有利用,比如,蘑菇、木耳吃的是微生物食品。烧酒、制醋是微生物利用,但都处于自然状态。今天微生物开发已形成三料二品一剂六大领域: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能源燃料。二品:食品和药品。一剂:微生物清洁剂。每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都非常可观。
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包括人是消费者,只有微生物是分解还原者。搞生态、有机农业,都维系在微生物开发利用上。缺了这一环生态循环就会断裂,形不成链条。所以,必须以三物思维搞农业。比如,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吃微生物食品250克以上,现在平均每人才60克,还需要翻4倍。我国年产微生物食品2300多万吨,是万亿级产业,光一个微生物食品就有这么大潜力。点粪成金,点草成金的微生物生长于牛粪和乱沼堆里,开发微生物食品时,它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食,不与农产品争市场,不与任何东西争资源。它是废旧资源的再利用,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2)城乡统合
城乡统合是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下乡。农村学校过去最多时有60多万所,去年并校还有20多万所,农村小孩面临新的上学难。义务教育一个是就近,一个是不要钱。就近学校没了就近不了,不要钱到城里和镇上借读花费更多。在城里居住地借读的流动、流浪、留守三流儿童问题更多,乡村教育成为非常大的问题。
(3)要素集合和功能整合
要素集合就是将现代元素集中投入到农村去。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缺乏现代元素。搞农业现代化要三体共化。农业是本体,农民是主体,农村是载体。农业、农村、农民三体必须同时现代化,缺一不可。光在农业上搞现代化,没有经营主体现代化,产生不了现代效应。农村不现代化,没有现代化载体,路没修通,生产的好东西运不出去,怎么体现现代性。多年来,中小农田水利国家基本上不投入,全靠农民自己解决。传统农业追求旱涝保收,现在旱涝保收面积只有20%多,有效灌溉面积才达到50%多,欠的账太多了。

功能整合就是今后发展农业要同时考虑更多功能。第三次动能转换中心是“合”。“合”产生聚变效应。在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背景下,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在总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必须与他人进行合作。不然,什么都得不到。“合”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物质匮乏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是生存竞争。进入物质丰裕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是利益合作,水涨船高才能多分一杯羹。

(作者: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国家扶贫开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