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2016年11月23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今年钢煤行业去产能工作基本完成任务情况汇报,决定派出国务院调查组严肃查处个别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更加便利就业创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推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11月24日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获悉:在该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社进行的“中国经济景气感受度”快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2166个受访对象中,八成以上居民对中国经济现状及前景有信心,对个人收入、消费和就业等持乐观态度,对全面深化改革、反腐倡廉等政策举措持积极肯定态度。
德国中国商会发布《2016投资德国指南》
由德国中国商会主要编写、德国各大权威机构参与的《2016投资德国指南》23日在第七届中欧论坛汉堡峰会期间发布。新版投资指南将给读者提供大量投资德国的最前沿资讯,为中资企业进入德国市场带来便利。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自2015年6月签署、12月正式生效以来,两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自贸协定生效以来,已实施了两次降税,拉动了澳各类产品对华出口的强劲增长,如健康产品出口上升了900%、奶制品出口增长70%、葡萄酒则上涨了51%,使中国成为澳洲红酒最大的出口市场。
11月23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1月1日至2日议息会议纪要对外发布。纪要显示,绝大多数委员认为,“加息应相对快地到来”,可谓是“鹰啼嘹亮”,暗示美联储12月加息几成定局。相较9月份会议纪要,11月份会议纪要对美国自9月份以来经济状况的评价更为乐观积极,绝大多数FOMC委员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上、下行风险“大体平衡”。多位官员表示,美联储应当在12月份加息,以维护美联储的信誉。
2.动态
国内2016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在湛江召开
2016年11月24-25日,由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筹委会和中国太平洋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在广东省湛江召开。本次论坛以“创新、绿色、开放、合作”为主题,围绕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海洋经济及产业发展、海洋金融战略、海洋经济发展新思路、改革创新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海洋经济供给侧改革等议题进行探讨。
11月23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与Metathink根元咨询集团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品牌【金象奖】总决赛、颁奖典礼于上海浦西洲际酒店隆重召开。“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自2004年创立伊始,即被业界誉为“中国品牌对话世界品牌的学术殿堂”。该论坛旨在紧密围绕当下中国品牌发展现状以及品牌建设的未来趋势,邀请全球知名品牌与本土品牌的决策者、品牌营销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品牌专业机构进行深度交流,探寻品牌价值管理的理念、途径与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综合性的品牌价值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进而让品牌成为助力业务成长的重要力量。
为落实中央“双创精神”及省企业“装备升级、互联网化提升”重大战略部署,践行《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首届“江苏智造”创新大赛创新训练营11月24-25日在南京隆重举行。通过预赛的项目,创新训练营邀请政府领导、专家教授、杰出企业家及投资人、创新先锋及新浪讲师等进行授课,重点从融资及资本、商业模式解析、团队管理及制度建设、市场营销、商业计划书撰写、现场演讲技巧、企业谈判技巧、品牌与战略、导师学员实战演练等多个环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中匈两国将首次举行“一带一路”工作组会议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3日宣布:应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亚尔托将于30日来华举行两国外长年度磋商及双边“一带一路”工作组首次会议。
第七届中欧论坛汉堡峰会23日在德国汉堡商会大楼开幕。与会嘉宾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国内
2016绿色中国发展论坛
时间:2016年12月23日
地点:中国,北京
链接:http://meeting.sciencenet.cn/
2017年经济金融与统计国际会议
时间:2017年1月14日
地点:中国,香港
链接:http://www.itoec.org/
【热词】
放管服
“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
“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2016年5月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语重心长地说:“‘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计利当计天下利,要相忍为国、让利于民,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以舍小利成大义、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5.数据
2015年中国推动全球专利申请量创新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3日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量首次在单一年度内超过100万件,推动全球专利申请量创下新高。据当天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创新者共提交了约290万件专利申请,比2014年增长了7.8%,专利保护需求连续第六年保持增长。
2015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110多万件专利申请,申请量几乎相当于全球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美国、日本、韩国专利主管机构受理的专利申请总量。其中,美国以约58.9万件专利申请位居第二,日本和韩国分别以约31.8万件和约21.3万件申请分列第三、四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2015年世界各地的决策者都寻求刺激经济增长,促使知识产权申请取得良好进展。除了中国继续推动全球专利申请增长,大多数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利用也都在增加,表明知识产权在全球化知识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6.定律
【雷尼尔效应】基本概述
美国华盛顿大学曾选择在华盛顿湖畔修建一座体育馆,但却遭到教授们的强烈反对。因为一旦建成就挡住了在餐厅可以看到的窗外湖光山色和美洲最高霍尼尔山峰。美国华盛顿大学很多教授愿意牺牲获取更高收入的机会留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面的美景。有人说: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80%是用货币形式支持的,20%是由美丽的风光支付的。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雷尼尔效应”。现代企业中是指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管理启示
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企业也可以用“美丽的风光”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当然,这里的“美丽的风光”是指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财富,起到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单纯的薪资的量的变化不一定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要综合考虑薪资结构的变化,包括对个人自我需求最优化的考虑,即考虑如何提高个人的舒适度、个人自我实现度。同时,要寻求薪资量的变化中的替代品,如用职位的变动来替代薪水的变化,用企业文化的认同来替代单纯的薪酬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7.论道
【企业独白】华为登顶安卓利润榜首:从“布朗运动”到“堤坝”IPD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手机利润排名中,三星首次跌出前五名,苹果依然高居榜首,而华为则首次成为全球利润最高的Android智能机厂商。
华为从做交换机起步,接着做传输、无线、数通,现在是IT、终端,几乎把通讯领域的所有产品都做到了业界领先,这是为什么?
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丁耘认为核心原因是三点:制度和流程、人才、文化。
【本期管理周报分享“制度和流程”的管理经验,接下来两期再延续“人才”与“文化”的管理经验分享】
【制度和流程】从对“个人英雄”的依赖,到可重复的产品开发成功
早期华为的产品开发,跟很多公司大同小异,既没有严格的产品工程概念,也没有科学的制度和流程,一个项目能否取得成功,主要靠“英明”的领导人和运气,靠的是“个人英雄”。换句话说,产品开发能否成功,有很多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实现从依赖个人的、偶然的推出成功产品,到可以制度化可持续地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有市场竞争力的成功产品的转变,任总在1997年访问了IBM等公司后,决定开始管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引入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当时任总提出了“先僵化、后固化、再优化”的变革指导思想。僵化是为了深刻理解流程,固化是为了让流程成为习惯,优化是为了持续改进。这种削足适履、“穿美国鞋”的过程虽然痛苦,但使华为的产品开发,从小作坊式的模式走向规模化、流程化、可管理、可重复。
华为以前每个个体的能量都很大,每个人干活都很拼命,但是“布朗运动”,这时候需要有一个“堤坝”去管理和规范个体的能量,把所有发散的能量导向同一个方向,形成一股合力。IPD就是这样的一个“堤坝”,把大家的力量从“布朗运动”变成了一个比较有序的运动。
IPD流程科学地管理产品开发的过程,把从客户需求提出到客户需求满足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和决策评审点,并定义了相应的流程、规范、工具和方法。在IPD流程下,开发人员不能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开发活动是有计划、管理和控制的,大家按照流程和规范来行动,确保了产品开发的可控和透明。
IPD从商业投资的角度看待产品开发,强调产品组合管理、聚焦和取舍、端到端、团队运作和管理,强化了把能力建在组织上,确保把一个产品的成功开发复制到其它产品,而不再靠运气了。
8.荐书

《When Giants Learn To Dance》(《巨人学舞》)
作者:Rosabeth Moss Kanter(罗莎贝斯·莫斯·坎特)
出版:Simon & Schuster, Inc.(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
简介:罗莎贝斯·莫斯·坎特是为数不多的取得国际地位的女性管理大师之一,也是最负盛名的管理作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她因呼吁大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进行改革而闻名。事实上,没过多久许多大公司就以坎特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改革,变得更加富于创新性与适应性,重拾旧日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