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时代的大企业需要注入创业精神

来自:培训杂志      时间:2016-07-18
任何一家走过创业阶段的公司都在更多地提高效率,而不是战略敏捷能力。借助“双元驱动”模型,能够为那些从创业公司成长起来的大企业注入创业精神。
 
最近,在《金融时报》针对企业经理人员和高管的一次调查之中,90%的调查者回复:在未来五年,敏捷性和响应速度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当被问到在未来15年你将从哪些方面提升组织竞争优势的时候,排在第一位的答案是: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真相:组织停滞了!
 
面对快速变化的技术与全球化背景,领导变革专家约翰·科特(John P. Kotter)认为,任何一家走过创业阶段的公司都在更多地提高效率,而不是战略敏捷能力(指企业能够快速而安全地利用机会,同时减小威胁和风险的能力)。领导者们会发现,跨部门沟通难以快速和高效,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传递信息都很困难。
 
事实上,所有成功的组织都经历了一个非常相似的生命周期。最初,组织类似于一个网络结构,像一个由太阳、行星、月亮以及卫星组成的系统。创始人处于中心位置,其他人各自以主人翁状态在各个节点上自转。所谓的行动,就是在一个共同愿景之下,大家一起寻找机会,勇于承担风险,自我激励,敏捷行动。
 
随着时间流逝,一个成功的组织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高度层级化和人所共知的管理流程驱动的企业:计划,预算,工作定义,人事安排,工作量化、问题解决……拥有了一个高度结构化的层级组织和卓越的管理流程,这个日益成熟的组织将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产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既可靠又高效的产品。
 
然而,拥有强大管理流程和优秀高层领导者的层级组织,并没有建立起实现创新未来的机制。创新需要冒险,需要人们愿意跳出思维的框框,开放式地从多个角度思考。而管理驱动的层级组织是为了最小化风险,让人们在一个专注于完成工作的运营系统之中各就各位、按部就班地重复每天的工作,不越雷池一步。
 
双元驱动:为创新打造空间
 
可以想见,若通过传统的方法,或者为原有的层级组织增加变革措施,情况不会得到根本性改善。这就像是在一头大象身上安装火箭发动机来加快它的奔跑。为此,科特教授给那些从创业公司成长为大企业的组织提出了一个“双元驱动”的模型,以注入创业精神。
 
双元驱动系统更多地是用来领导战略性变革活动,以把握重大的机会或避免重大的威胁,而非用于强化管理。其基本结构一边是层级组织,另一边是网络组织。网络组织模仿了成功企业在初创阶段的结构。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组织结构图中还没有出现明确的汇报关系,也没有正式的工作描述和职位层级。这个结构看起来就像一个不断演化的太阳系,太阳是其中的引导机制,行星是战略性变革活动,月亮或卫星像战略性变革子项目。
 
在这种动态结构中,战略性变革活动和子项目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或解散。随着时间的变化,虽然典型的层级组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网络组织会始终不断、毫不费力地发生变化。因为不包含官僚层级、指挥与控制体系以及六西格玛流程,网络组织为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创造与创新留出了空间,而这些即便是在由最优秀的高管领导、官僚程度最低的层级组织中,也很难出现。由于网络组织的成员来自组织的不同层级、不同职位,它把信息从层级组织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信息的流动更快、更自由。
 
典范:3M的创新实践
 
“双元驱动”模式充分发挥了创业公司的创造力和成熟企业的运营管理优势,拥有百年历史的3M公司就是一个典范。
 
3M以创新闻名于世,创新故事广为流传。每位员工都知道构成 3M 好故事的要素:在不经意间发明诞生的时刻,不计成败地开发出一鸣惊人成果的孤独的研究者……在企业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关于如何才能创新的信条,比较著名的有:
 
“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只青蛙接吻。”
 
“第11诫: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
 
3M的试错文化离不开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前CEO威廉·麦克奈特(William McKnight)。自1907年5月作为助理簿记人员进入公司,他在3M工作了59年,并于1929年至1949年期间担任公司总裁,在1948年创立了公司管理文化,成为公司管理人员的行为指南。麦克奈特在1948年的一项宣言中明确提出了“麦克奈特法则”,其中有两句话清晰地阐明了对待创新失败的基本理念:
 
“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所做的基本上正确,那么,就长远来看,所犯的错误必定不是无法弥补的。”
 
“不容许失败、对失败大肆批评的管理人员会抹杀原动力。如果我们期待今后能继续成长,那么,有原动力的人将是无比的重要。”
 
麦克奈特的告诫伴随着3M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试错文化”已根植于3M的历史和文化之中,成为其永不停息的创新源泉。其精髓可以用发明即时贴的故事中“未经使用,不知好处”这八个字来概括。
 
1968年,3M的科学家在新产品实验中发明出了一种什么都粘不牢的粘接剂,对于3M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失败。然而五年后,一位研究员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看到唱诗班的人会把一条纸片放在圣经里做书签,但是纸片常常滑落下来。这激发了研究员的灵感:那种一撕就掉的粘接剂不正是可以用在这里吗?于是,即时贴的创意就此诞生。1980年,即时贴正式走向了市场。1985年,该产品的营业额就高达2亿美元。
 
很多年以来,3M公司的创新一直走在全球最前列,仅次于Google和苹果,这对于一个从事传统产业的百年老店来说十分不易!3M就是一个典型的把创业精神植入成熟公司基因的典范,营造了一个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文化氛围,使得公司能够永葆青春!
 
作者:徐中 顾增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