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精益让中国制造飚向全球化

来自:世界经理人      时间:2017-01-18
  当经济新常态确认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时,中国制造企业彻底清醒过来,继而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如何将挑战变为机遇,找到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上个月13日下午,世界经理人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办“2016中国十大管理实践”论坛暨颁奖典礼(获奖名单详见《世界经理人》杂志2016年12月刊的封面专题)。超过150位企业高管、管理专家、获奖企业一起,探讨了2016年那些影响中国行业发展的优秀本土管理实践,开启新常态下的酷制造之旅。
  世界经理人出版人裴克为(Craig Pepples)在此次论坛暨颁奖礼上表示,在应对新常态的挑战和机遇中,创新、品牌、酷制造和全球化成为了2016年企业管理实践的关键词,这也是这届中国十大管理实践主旋律的真实写照。
  这届十大管理实践的十家获奖企业,其销售收入中很大比例几乎都是获自国际市场。这些企业在全球化上取得骄人业绩,其卓越的管理实践扮演关键角色。
  精益制造实现全球化
  获奖企业、东莞汇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蔡长乐做《迈向精益制造,实现全球化》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汇美精益制造的实践过程,精益人才的培养,精益文化的建立,以及在精益制造的推动下公司如何实施全球化战略。
  他表示,精益管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这套工具,企业能够获得品质、成本和交期上的巨大改善。为了推进精益生产,汇美公司实施了多种多样的激励措施,比如员工在精益制造上的得分达到一定标准,其工资就会提升到相应的级别。
  在接下来的首场高峰对话中,四位获奖企业家分享了各自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蔡长乐详细讲述了泰国市场的失败教训:公司在进入泰国市场之前,主观判断泰国市场与中国市场文化相近,但后来发现文化表面相似,其实不一样。虽然泰国有很多潮汕人,但泰国第二代、第三代的思维模式和第一代是不一样的。
  错误之二,是团队建设太激进。假如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将派一组国内的团队到泰国打工一年,让泰国的团队也来中国打工一年,然后将两个团队融合。这样做虽然成本看起来会高,但是能够解决文化融合问题。
  在汲取教训而且推动精益生产所取得的品质、成本和交期受到客户赞许之后,汇美公司开始走上全球化拓展的正轨。
  获奖企业、深圳市盛天龙视听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伟松讲述了他所经历的一个惨痛教训:曾经遇到知识产权问题,导致企业走不下去,后来致力于申请各种专利,有了知识产权的基础,就顺利地打造、打开了市场。
  获奖企业、深圳市倍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潘良春看重换位思考。他表示,企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品牌,让品牌更有亲和力;对品牌做升级,要像带小孩一样,带领品牌一步一步向前走。
  获奖企业、福建瑞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凡认为,精益不仅仅是使用于制造环节,它更应该、也可以而且必须使用在产品的设计环节、研发环节、制造环节、服务环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
  他表示,企业要制造出解决消费者痛点问题的酷产品,就必须基于客户价值创新,走好三步:洞察市场变化,快速掌握技术,增强产品与需求结合的能力。新常态下,企业必须学会快速变化,而这个驱动始终来自消费者。
  创新助力中国智造
  获奖企业、深圳市和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陈德庆做了《以创新助力中国智造》的主题演讲,他讲到无智能,无未来。当新常态演变成常态,企业必须靠技术才能穿越,但技术又离不开人。
  他表示,企业本身的定位一定要清晰,要明确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发挥企业自身的人才链,两个链条相互配合协作。在可持续增长过程中,定位将决定企业如何实现有效快速增长。
  在主题演讲之后,获奖企业家或高管们围绕创新展开了第二场高峰对话。
  获奖企业、霍尼韦尔的科技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罗文中表示,霍尼韦尔在中国提出了要成为“中国式竞争者”的目标,利用本土创新,解决本土问题。他指出:“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根据用户端的需求做一些组织的变革,解决用户的问题得从互联网的角度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他表示,创新就是以用户为引导,以科技实力为基础,实实在在的解决用户的痛点。

  获奖企业、深圳市领歌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庄晓丰分享了如何在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中取得成功的经验。他表示,一要专注,二要聚焦细分市场,三要采取差异化战略,四要做有文化有灵魂的品牌。他表示,作为中小企业,微创新应该成为企业的战略以及核心竞争力。

作者:朱笛、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