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的管理信息化走向与趋势

来自:      时间:2016-05-05

企业的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产、供、销等为过程,人、财、物等为资源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设计、工艺、制造等的技术、数据与知识的管理;以及集团化企业或企业间及跨企业的协作管理等等。敏捷企业管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敏捷)2010年末对400家企业进行管理信息化调查,并对2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本文就调查数据和调研记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管理信息化的走向和趋势。

从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化应用状况来看,ERP(企业资源计划)和OA(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比例最大,其次是HRM(人力资源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其中,我国经营管理类软件应用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经营管理类软件应用情况

图1为我们呈现出这样的应用状况:

1、在应用功能需求方面

(1)ERP与传统OA应用一直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和主导,相关ERP和OA的概念和技术日益普及,其需求增长日益减缓,但仍在持续发展并逐渐趋于平稳。

(2)应用的范围和广度等进一步扩展,其它应用需求不断上升,应用需求分别向决策和集团管控上移,同时往生产底层下沉和向供应链两头延伸的趋向均十分显著。如:PDM/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CRM、HRM、协同OA等的需求增长较快,市场年增幅均超过20%;MES(制造执行系统)、SCM、BI(商业智能)、EAM(企业资产管理)等需求的增长也达到10%以上。

(3)集成化与协同化、管控一体化等趋势明显呈现。

集成化是当前经营管理应用更为深化最突出的特点。一方面,用户需要全面集成的应用。用户希望ERP与CRM、SCM、OA、BI、PLM等实现全面集成;并且用户需要后台系统与前台业务系统实现集成以支撑集成化的需要,企业后台的基础架构、应用系统等能随着前台业务和服务的需要进行变化和扩展。而另一方面,就调查的结果看,目前的集成水平还普遍处于较低层次,实现内部整体集成的企业仅8%左右,而进行外部集成的企业少于2%。

协同管理软件的“大协同”日渐兴起。办公软件和协同软件的融合、协同工具的融合是典型特征。在用户异地办公、集中管理的切实需求下,“大协同”概念备受关注,呈现以知识管理、流程管理和“人”为中心的大协同趋势,平台化产品受用户认可。我国部分大型企业通过多次的信息化和定制开发,信息化进入集团级应用的阶段,不仅实现了应用集成,而且通过协同实现了异地的协同设计和协同商务。但还有一些大型企业和广大的中小企业的协同和集成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仅在生产和财务上实现了集成应用,协同应用处于空白。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以及流程式企业对管理和生产控制的一体化有强烈的需求。管控一体的另一个方面是指集团管控,从单一企业的管理到覆盖集团的全面管理,是管理软件需求更为深化的一个表现。

(4)需求个性化促进应用行业化。

企业应用的行业化特征日益凸显,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殊行业需求。例如,食品行业对配方管理有明显要求、制药行业对GMP有明显要求。标准的、统一的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2、在企业采用国内外产品方面

目前,国内经营管理类软件的高端市场应用的主要还是国外软件。但国内经营管理类软件厂商在经历了学习、吸收和结合国情自主开发等几个阶段后,已逐步成熟起来,并成为国内市场上的主力军。国产软件产品由于实用、易用、实施周期短、风险低、见效快等特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所青睐,个别世界著名跨国集团在我国的企业也选择了中国本土和我国的产品。产品和服务满意度,国外产品总体优于国内产品。

从图1中可见,企业应用国外ERP软件的约占35%,应用国内成熟ERP软件的约占45%。除少部分企业未按照ERP系统的理念进行管理信息化应用外,部分企业则在多年尝试采购成熟软件产品之后,又走回采用自主研发或自行设计委托定制开发的方式实施信息化工程。调查显示,这样的企业数量近两年呈上升趋势,在本轮调查中,此项目前约占15%左右,比重较大。

3、在信息化工程应用与建设方式上

超过90%的多数大型企业和一批中型企业,已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大规模地应用经营管理软件。典型需求是系统升级驱动的,这一应用热潮已引发了经营管理软件系统升级的爆发。系统升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应用范围的升级,我国90%的试点示范企业已经从企业级应用升级到集团级应用,从企业内部应用升级到供应链应用;另一方面,是技术平台的升级。搭建企业的统一应用平台,已成为目前企业应用管理软件的一致共识。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都试图将自己的IT系统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统一的管理软件开发、部署、应用平台。将管理软件升级到统一平台,不仅能够将企业现有系统进行全面整合,更能为企业未来系统建设构建统一的底层基础架构,这是企业IT系统建设至关重要的一步。

数据显示,七成以上企业是第二次或经历三次以上的大规模实施管理信息化工程,在现场调查的约20家重点企业中,71%的企业经历了五次或以上的信息化建设。八成以上的企业均不同程度地遵循了“先规划,次选型,后实施”的相对规范的信息化工程的基本流程。但就方法的选择上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采购成熟产品和服务、自行设计定制开发结合、自主研发为主等多种应用模式和方法在被调查企业中均有一定的比例。

聘请第三方服务也占有一定比例,在现场重点调查的企业中,运用包括聘请企业外信息化专家顾问在内的第三方服务的共占到30%以上,在信息化建设中购买第三方咨询公司服务的也占到接近10%。说明信息化咨询的价值已逐步得到认可。

综上分析以及通过对应用企业CIO或相关人员的走访,对于“两化融合”中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看到如下趋势:

1、 应用多样化

无论是功能的需求和应用内容,还是工程建设的方法、平台和工具的选用等各方面,都将更加多样化。这一方面显示应用企业对适合自身把握的务实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当前管理软件商、应用开发商、咨询商、服务商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离散多样,而缺乏适应于现阶段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法和平台等相对通用的架构、标准、流程和规范。因此,形成适宜的管理软件的新理念、框架和解决方案;以及建立测评体系和指数系统等两化融合建设和评价标准,以引导规范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软件服务化

    无论是定制开发还是ERP等大型应用软件产品实施服务成份已超过总成本中的一半,软件日益凸显出服务化的发展趋势。SaaS模式对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服务化趋势也起了助推作用。但SaaS模式在我国目前还只是起步,市场总量仍较小,未来相当长时间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但其服务模式已获得了认可。

3、 平台网络化

尽管C/S应用仍大行其道,但几乎所有的被调查企业都采用了网络技术。一方面,企业整体信息化架构会基于网络构建;另一方面,企业的应用已转向Web方式,新购置的系统均需要提供网络化平台的支撑。CIO们众口一词地宣称他们将运用网络化平台而逐步全面部署网络化应用。

4、 全面融合

目前的管理信息化的融合,总体上处于初步融合的中期阶段,主要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则开始进入基本融合阶段。软件和硬件的融合、技术间的融合、技术和产品的融合、产品和业务的融合、信息产品和传统产品的融合,乃至战略、装备和资源的融合必将渐进式的全面展开。

5、 关注安全性

随着信息技术优先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等已经得到高度关注。受访企业约50%已经购买了数据安全产品,采用网络安全技术措施的已达30%,约97%的企业表示已经或准备应用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6、 重视数据管理

鉴于目前集成度不高而又非常迫切需要的现状,企业CIO均同样表示对于数据管理的高度重视。他们尤其关心和注重的是数据采集的准确、一致、最新;以及不同管理应用间数据的传递和集成;尽快建立企业级数据标准化平台系统;以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以保障决策信息的有效性。

目前,两化深度融合一方面需要结合传感技术的应用,加强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工具等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更多的嵌入式应用为我国重点工业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加强行业应用软件的推广,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同基础软件产品、智能电网、智能交通、通信软件集群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工业软件的技术水平及应用广度与深度。其次,国内专家已提出“云制造”的概念和技术框架,通过创新性的推动云制造,实现全省资源整合、高效服务和多方共赢,推动我国工业向高端制造转变。

可以预计,随着云时代的来临,管理信息化必将朝着适应于企业管理化繁为简、快速应变和应用架构及部署流程更加标准、规范的“易管理”方向发展!在政府的推动和促进下,工业企业、信息企业、制造资源、服务平台、产业服务协同合作,一定会建立起我国新型工业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