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巨头加速布局东南亚科技战场?

来自:36kr      时间:2017-07-07
近几年来,中国的投资浪潮席卷东南亚地区。中国政府最近公布了“一带一路”倡议,将大力投资东南亚生态圈。除政府外,中国科技公司也正发现本地市场竞争太过激烈,开始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东南亚地区——那里的市场可能会更加碎片化。东南亚人口超过6亿,有着大量的普通话使用者,可能是下一个中国科技公司的战场。
东南亚地区,有着超过六亿的人口以及数目可观的普通话使用者,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科技公司的**战场。
科技金融/电子商务领域几个月来的近况十分有趣。就在最近,阿里巴巴再次向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投资了10亿美元,距离上次投资首个10亿美元刚刚过去一年。阿里对Lazada的投资抢占了滩头阵地,中国互联网巨头们纷纷着手扩大其在东南亚科技界影响力。
近几年来,来自中国的投资浪潮席卷东南亚地区。中国政府最近公布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大力投资东南亚生态圈。除政府外,基于本国市场竞争太过激烈的现状,中国科技公司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东南亚地区——那里的市场可能会更加碎片化。东南亚人口超过6亿,有着大量的普通话使用者,可能是下一个中国科技公司们竞争的战场。
从头开始
早些时候,一些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从零进军东南亚市场。例如在2015年初,京东通过设立自己的JD.id(京东子域名网站),扩张到印度尼西亚。在与诸如Tokopedia,Bukalap**等印尼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中,该平台应运而生。尽管最后结果难见分晓,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条道路将是困难重重。因为比起中国,东南亚市场要分散得多。
虽然有机的海外实体扩张有助于保护公司文化,但这需要花费太长时间。在科技产业中,在一开始便错失抢占市场份额的先机是无法原谅的。竞争对手很快便会出现,毫不留情的抢夺市场份额。
因此,比起从无到有地开拓自己的海外业务,这些科技巨头直接向已经快速增长的东南亚科技公司进行投资将会更加有利,这同时也会减少新生子公司存在的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并购,这些科技公司也将获得丰富的人才,节约了大量用于培训和建设的时间。
三国演义——BAT
中国对东南亚科技市场的影响正在呈指数级增长。早先有报道称阿里巴巴正考虑对Grab(新加坡打车软件)进行投资。一旦此事落实,便可能成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投资活动。除了Lazada和潜在的Grab,阿里巴巴也在其他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收购活动,合作对象有泰国的移动支付提供商Ascend Money、菲律宾的数字支付提供商Mynt、还有新加坡的多币种交易创业公司M-DAQ等。
今年4月初,阿里巴巴宣布将与Emtek合作,共同推出新的移动支付产品以及其他金融服务; 这种伙伴关系随后可能会带来阿里对印度尼西亚另一个电子商务巨头Bukalap**的投资。2015年,阿里巴巴与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在线支付提供商Doku签署协议,以快速跟踪和简化印尼客户的付款情况。
对Lazada的投资也使阿里巴巴得以控制东南亚的支付平台HelloPay。2017年,HelloPay与支付宝合并,使得支付宝扩展到东南亚地区。
除了阿里巴巴,腾讯也进驻东南亚市场。由腾讯支持的新加坡平台提供商Sea正在准备上市,预计IPO可以获得10亿美元。借助腾讯新鲜注入的资金,Sea也加快了Shopee(移动社交购物平台)在东南亚的扩张计划。
**社引用Sea的数据报道说,Shopee的年度总商品价值(GMV)现在已经超过30亿美元。腾讯近期还对Go-jek(印尼打车应用)投资了12亿美元。此外,腾讯与位于泰国的数字娱乐平台Ookbee建立合作投资,该平台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地拥有超过800万用户,月活跃用户数达400万。
除了BAT三大巨头,京东对Tokopedia进行重大投资的谈判也在进行之中。顺便说一句,腾讯是京东的最大股东,占股比例高达21.25%,甚至比京东的创始人还要多。据传,这笔投资可能价值数亿美元,远远低于阿里巴巴的投资,但对于东南亚来说仍然很重要。香港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信托中国,也宣布将于2017年建立东南亚总部,加快海外融资业务的扩张。还有消息透露,他们或会寻求与本土企业合作以扩张自身业务。
结论
东南亚生态圈正在走中国十年前的路——互联网和移动普及率不断上升。依此,东南亚企业可以利用中国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信用风险评估、移动支付和物流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诀窍。记得当我在中国工作几年后回到新加坡的时候,感受到新加坡的支付手段比起中国,要远远落后。
虽然中国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许多初创公司加快学习,但中国的科技企业不应采取复制操作手册的方式一刀切。虽然东南亚的企业规模比阿里巴巴要小,但市场要更加分散。明智之举是首先与当地风投公司合作,找出真正有前途的公司,然后提出合作甚至投资。
近期几家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活动只是个开始。最近我也有和几位来自中国的基金会(BAT之外的)聊天; 他们也访问了新加坡,正在寻找机会与成功的本地企业合作。中外合作最终将成为新常态。
东南亚的科技市场依旧是一片蓝海,机遇满满,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曾经说过“摸着石头过河”,中国高科技企业应该继续向前迈进,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要摸索着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