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中国企业全球化?中欧会诊香港新未来

来自:叶飒 世界经理人      时间:2017-05-04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步伐,香港失去其原有的中转港战略性定位。那个曾经代表着财富、时尚、传奇的金融中心国际大都市香港,似乎像从风华绝代到美人迟暮。是繁华落尽的衰微,还是洗尽铅华的回归本真?
  过去香港一直扮演中国内地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人,但未来中国企业正逐步走向全球化,香港要如何考虑长远设计,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才能捕捉中国发展的新一轮机遇呢?内地和香港企业当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思维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化科技浪潮中抢占先机,共享经济全球化的丰硕果实呢?
  4月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副院长兼教务长、会计学教授丁远,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中欧金融学兼职教授姜建清,TCL董事长李东生,南风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梁锦松和众多来自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和投资方面的专家学者齐聚香港中环,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会诊香港未来。
  中企全球化势不可挡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国企、民企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市场进行投资、拓展业务,“走出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路径与欧美成熟企业的全球化有何不同?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风险和危机?在并购之后的组织整合中有怎样的经验和教训?
  在丁远教授题为《中国内地企业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机会》的主题演讲中,他指出:“因为在技术、品牌和组织能力方面先天不足,所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与德国、瑞士等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完全不同,它们走出去为寻求资源和能力而非市场。在全球化过程中,内地企业将获得更优资源和更佳能力应用于发展中国内地市场,进而开拓国际市场。”
  丁远教授从战略、财务和整合三个方面,多角度解析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他表示,“中国内地的企业都相对更容易地以优惠的条件获得各种资源。”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是中国有很多政策支持,比如说商务部以及外汇管制上的支持;第二是资本成本,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盈利预期短期内相对比较低,所以他愿意以高价去收购;第三,由于中国有强大的政策性支持,也有银行支持,中国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时间比较长、利率比较低的贷款。”

  丁远教授建议,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之前,一定要细致做好尽职调查、风险控制等各种准备工作,保持公开透明的沟通。并购交割成功仅仅是融合的开始,不要学习美国企业所谓“并购后的黄金100天”的融合模式,而要像对待“古董磁器”一样,用“轻触”模式安抚被并购的企业,打消其顾虑,并为其配置资源,用合作共赢的方式,让双方逐渐过度到稳定期。
  作为中国最早将全球化纳入发展战略的公司之一,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对“走出去”的价值有亲身体会。回顾公司早期的两起海外并购项目,李东生表示:“当时有很多来自社会各界的争议,很多人评价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在并购融合前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全球化战略为TCL后来在彩电和手机两大业务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用李东生的话来说“只有当先烈的勇气,才有可能成为先驱。”
  迷茫的香港急需重新定位
  虽然作为进出口中转站的优势不再,但香港的金融制度和法律条例非常健全,教育资源和医疗健康优势依然明显,作为中西融会贯通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吸引了很多国际化人才和企业。
  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梁锦松指出,香港科技创新里最缺的是人才,最近几年香港在科技创新落后于新加坡、以色列、北京、上海和深圳。中国每年的科技投入占GDP的2.1%,以色列是4.2%,韩国是4.1%,美国是2.8%,北京是6%,深圳是4%,而香港仅有0.7%。在万众创新的时代,因为投入不足,人才匮乏、香港政府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度不够等原因,导致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动力不足。香港现在有大约50家共创空间/孵化基地,有很多人在推动创新。
  “香港有很好的税制,但创新能力不足。”李东生指出,“香港未来要发展,首先社会要对发展创新和创意产业达成共识,加上必要的资源投入。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一定要寻求外部的合作,引入创新人才和创新项目。
  丁远教授指出,“现在中国大陆有巨大的海外资金投资规模,香港是中转站,实际上给这些服务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大家都做过并购,假设一年有1千亿的美金的海外收购项目,其中至少有2%-5%的钱是服务费,这些钱是多大的一块蛋糕。”
  在丁远教授亲身经历的中国企业全球收购的过程中,香港的金融机构、律师、咨询机构却并不积极,相反很多的欧美像瑞银、罗兰贝格等大的机构积极参与其中,抢着分这杯羹。而香港的金融服务企业和相关咨询机构只是把目光聚焦于香港内部的业务,而没有关注这块大蛋糕,非常遗憾。事实上,在处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业务中,香港的相关服务行业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最为深刻,优势明显,如果搭上这班快车,应该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深耕全球化
  作为中国第一个体制外的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对全球化这一主题的深耕细作。
  早在2013年初,学院就成立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中心,从全球战略、收购兼并、治理架构、人力资源、公司财务、市场营销、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切入,以多角度的方式来研究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帮助中国企业克服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成为真正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意识和全能驾驭复杂全球管理架构的跨国企业。
  今年,中欧为中国企业国际业务负责人量身打造“全球化中国企业核心人才特设课程”,结合课堂教学、权威分享、模拟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员理解企业全球化现状及发展规律、洞悉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海外投资优化升级,提供全球化相关知识,让学员掌握成功融入当前世界的战略和发展模式。
  商学院在国际并购中除了课程教学和科研外,“知行合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丁教授的努力下,中欧2015年并购了一家瑞士商学院,正式建立了苏黎世教研基地,丁教授首次将“轻触”模式运用于该项目之中,以确保教研基地的平稳运行。他指出:“向我们的学员和校友提供全球化所需的先进知识和实际支持是学院的重要作用之一。”
  此前,由中欧陈威如教授、丁远教授、王高教授、忻榕教授和杨国安教授历时五年、研究了许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共同推出的《全球化之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整合》一书已经面市,该书从战略、财务和整合三个方面来展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即将或者已经踏上全球化征程的中国企业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