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家族企业转型必由之路

来自: 上海金融报      时间:2016-10-11
  《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创新报告》发布:

  日前,中欧-上海信托发布了《中国上市家族企业创新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间,家族企业、民营非家族企业、国有企业的研发投资倾向均稳步提高。与国有企业相比,家族企业在研发投入倾向和强度方面都更高;家族企业在汽车相关行业和房地产业的研发投入较为突出;有研发投资的家族企业的利润率,明显高于没有研发投资的家族企业,且这一差别在5年内保持一致。

  本报告撰稿人之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李秀娟表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家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全球经济衰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和升级的紧要关头,家族企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通过研发来实现升级和发展,是人们公认的必由之路。

  民营非家族企业研发投入高报告指出,在研发强度方面,过去5年间家族企业从2.93%增加到3.51%,而国有企业从1.47%增长到1.85%,相对低于家族企业;民营非家族企业从低于家族企业的2.48%增长到4.52%,高于家族企业,显示其在研发投入方面的强劲增长。

  同时,民营非家族企业和家族企业拥有专利的企业比例要明显高于国有企业,然而,家族企业获得专利授权的平均件数,要远远低于民营非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可见,家族企业相对于民营非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专利授权的分布更为分散,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较多,但是平均每个企业的专利数量普遍较少。

  从有效专利的类型看,家族企业与民营非家族企业、国有企业在发明和实用新型上的差距比外观设计的差距要更大;家族企业和民营非家族企业在发明专利上的差距最大;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实用新型上的差距最大。可见,家族企业在核心技术以及技术市场化应用上的创新,与民营非家族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家族企业在汽车相关行业和房地产业的研发费用投入较为突出,这两个行业的研发费用几乎是零售业、半导体产品与设备、软件与服务等行业的4至5倍;民营非家族企业在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的研发投入费用要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几乎是耐用消费品与服装、制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半导体产品与设备等行业研发投入总和的两倍还多;国有企业研发费用在能源行业的投入额非常显著,年投入额是其他行业的数倍之多。可见,尽管国有企业在能源行业具有绝对的主导优势,但他们依然在研发方面有着极大的投入。

  研发投资提升家族企业绩效报告还发现,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管理兼任)的家族企业中,研发投资倾向和研发投资强度在2010年至2014年间都要高于不兼任的家族企业。而在民营非家族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兼任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研发倾向要相对高于兼任的企业。但是,在研发投资强度上,民营非家族企业与家族企业保持了一致,管理兼任的企业要明显强于不兼任的企业。

  同时,金字塔式控制上市家族企业的研发投资倾向和研发投资强度都是最低的。所谓金字塔式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指实际控制权人控制第一层公司,第一层公司再控制第二层公司,以此类推,通过多个层次的公司控制链条,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此外,有研发投资的家族企业的利润率,都明显高于没有研发投资的家族企业,并且这一差别在5年内保持一致。由此可见,研发投资对于家族企业的企业绩效是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持续的。

  家族企业拥有创新投入优势报告指出,家族企业目前在创新方面拥有许多优势。例如,家族延续的渴望有利于聚焦长期利益,进而推动创新改革,以谋求企业的转型并长期发展;“双权”集中有利于决策推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家族企业在创新研发的投入和成果上都要优于不兼任的家族企业;研发投资的投入并没有阻碍家族企业的经营业绩发展,相反,创新投入对于企业绩效有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家族企业在创新投入上还有许多值得努力的方面:虽然家族企业中进行研发投资倾向的企业较多,然而,在研发投资强度和研发投资额上的绝对投入并不多。与之相应的,家族企业的专利拥有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发明或实用新型这种有效专利上。另外,金字塔式的控股结构的家族企业占比最多,然而这类型企业的创新投入和成效却最低。

  报告认为,作为国民经济占比越来越重的家族企业,应当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以带领企业乃至行业的创新发展并获得成果。借助转型和传承的契机,合理调整企业的治理结构以及控股结构,解决沟通不顺畅或是家族关系导致的权力分散而带来的发展制约。

  同时,报告也指出,虽然研发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但是不投入研发进行创新,可能使企业置身于更大的风险之中,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家族企业要注重研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扩充社会资本的机制,来促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能力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