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苹果背后顶级代工企业:郭台铭和他的鸿海帝国

来自:扑克投资家      时间:2016-09-14
  金融世界是一个精妙但复杂无比的系统,在这个庞大的经济体系里,无数家奋力拼搏,各领风骚的公司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或许低调,或许凶猛,或许张扬,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印记。

  “公司志”,是我们扑克投资家深入到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下游各个领域的经典公司之中,发布精选出来的公司深度报道,帮助读者开拓眼界、增进视野,更加了解大宗商品世界的广博和积淀。

  该栏目按照一定节奏发布,只要这些公司和大宗商品有关系,是自己所在领域的翘楚,或者有着自己独到的一面,都会是我们的报道对象。如果您觉得您的公司有足够理由在扑克投资家平台传播,欢迎和我们取得联系。

  在上周的时候,苹果公司又一次在万众瞩目中发布了新一代的苹果手机。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功的苹果的CEO都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男人,但是很少人知道这个背后的男人身后那个庞大的帝国:鸿海精密。它是苹果的OEM合作者,你手中的每一台iPhone都是是由它来负责进行总装的。这家公司目前位列全球500强第25名,是华人控股排名最高的民营企业。我们非常熟悉的富士康,就是鸿海精密的旗下的一个子公司。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郭台铭从1974年开始创业,用40多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将鸿海精密做成了全球OEM领域的王者,从苹果到惠普、索尼、任天堂等众多全球IT业巨头,多年以来始终都是鸿海精密的稳定客户。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俗称代工,是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非常熟悉的一种模式:在二三十年之前的珠三角,大批中国企业都是为跨国企业做代工,商品制造完毕之后贴上跨国公司的品牌进行销售。20年前,在台湾,鸿海精密名不见经传,规模连台湾前一千位制造企业都够不上。它是凭借什么一步步成长为“代工之王”的?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OEM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辛苦活。当年的大多数OEM厂商的确是这个样子,所以也就在后来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衰亡。

  而鸿海精密,则完全摆脱了这些不利因素,将OEM做到了极致,在IT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制造领域做到了全球第一。

  

  帝国三足:成本,技术,专利

  鸿海精密之所以业绩惊人,关键在于可快速启动的量产体制、与之相适应的彻底的成本意识,以及公司的技术实力。

  鸿海精密成本意识之强,看一眼其位于台北市郊的总部大楼就可明白:这幢5层的办公楼位于一个小型工厂林立的工业区,毫不起眼,一点儿不会让人想到它是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万亿日元企业的总部。楼里虽说安装了简易电梯,但员工自不必说,听说连干部也是走楼梯上下班。参加在临栋召开的股东大会的股东们所使用的电梯,看上去平时像是运货所用,因为电梯壁上有深深的撞痕,像是载重台车不止一次的碰撞所致。除了每年一次的股东大会,平时极少有外人乘坐的电梯估计根本无需维护。

  成本无论多低,如果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好,也不会吸引到全球如此众多的优秀客户。以树脂部件起家的鸿海精密,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靠的是其所拥有的以机壳成形模具为核心的技术实力。

  从接到订单到最终商品交到订货者手中,鸿海精密这段生产前导时间非常短。民用产品机壳所使用的模具的设计和制作通常需要1-1.5个月,而鸿海精密制造手机机壳模具只需7天即可完成。此外,高级模具技术还有助于削减旨在实现“廉价”服务的零部件生产成本。进行大规模自主生产,就能提高成本竞争力。再者,做了40多年的模具,累积了大量的制造数据,不管是手机,甚至于机械,熟知其重要公差,通过信息的处理、云端的储存,可以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使效益最大化。

  富士康在大量引进精密生产机械的同时,还打造高新IT技术,在公司内部大规模设立模具学校,对员工进行完整的系统培训。

  对于零件成型中的重点,富士康对模具制造有着非同一般的限制。出于技术保密的考虑,绝大多数用于零件生产的模具都禁止对外销售,因此对模具业界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因其规模巨大,从事模具制造相关工作的人数据称已多达3万,这个数字已超过全日本模具制造从业者总数的三分之一。除此以外,每年新进入的2000~3000名新员工在公司内部的模具学校培训半年之后,也将成为新进入的从业人员。模具学校培养的从业人员也有可能成为有才能的一般机械技工。

  富士康的模具车间虽然分散在各个工厂,但多数都采用日本制造的最新高级精密设备。偌大的工厂中,机床并列数十米的情景相当壮观。在富士康的车间里,模具加工机正在向数控机床发展,模具生产系统和CAD/CAM/CAE都得到了全面有效地利用。

  富士康还在积极实行“机器换人”,努力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被富士康称为秘密武器的Foxbot是由富士康自主研发完成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被用于进行现代产品的装配任务,完成富士康流水线产品的操作。这些机器人代替了部分人工劳作,整体上改进了富士康的生产效率和操作章程,使之在与阿里和小米的合作中掌握优势。到目前为止,富士康的机器人军团已经突破了5万台,未来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此外,鸿海精密的业务还涉及到了材料领域。在以色列死海工厂(Dead Sea Works)的协助下,在山西省太原工厂利用废旧镁合金生产AZ91合金锭的回收设备已经投入使用。这种从材料到最终加工的一条龙生产体制,使公司在电子产品镁合金机壳市场上的销售额居于业界首位。

  近年来,富士康正一特殊材料产业园从事3C产品用的高精密保护胶水、结构胶水、特殊油墨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满足3C产品短小轻薄的发展趋势,并实现原材料供应的上下游整合。旗下昆山纳米材料子公司专注于玻璃抛光与切割等先进材料开发,广泛应用于多元产品,其中就包括苹果产品。

  为了降低公司自身的库存风险,鸿海精密对需内部采购和自主生产的零部件具有极强的筛选能力。如电脑代工生产,为了控制库存风险,对于微处理器和DRAM内存等价格容易暴跌的高价配件,会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委托方进行采购。

  为了迅速获得看中的业务,必要时不惜动用大额资金进行企业收购。目的是建立一套能向客户提供其所希望的几乎全部服务的经营体制,郭台铭将其称之为“One Stop Shopping(一站式采购)”。与每个工序使用不同代工企业相比,One Stop Shopping能够大幅减少企业间沟通等间接费用。

  富士康这几年不断向电商领域进军,继富连网后,富士康调整策略、整顿内部资源,利用自身专业领先的设备检测技术和配套的实验室以及40余年的工业品生产制造优势,打造工业品一站式采购的O2O模式的B2B电商平台“富贸商城”。

  以模具为中心,从材料、零部件到软件开发等,鸿海精密所从事的业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所能承担的业务范围从外观设计、产品制造及量产后的物流和产品维修等售后服务,同样非常广。除商品策划、尖端研究和终端销售外,可以说没有做不了的业务。通过占领与单纯的组装商完全不同的产业与业务领域,鸿海精密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EMS企业。

  同时,鸿海精密绝不是人们印象中的“螺丝刀企业”(只会简单的组装加工),而是一家高度重视技术与工艺创新,拥有海量专利的企业。

  在众人以为技术含量不高的OEM加工制造背后,鸿海早已是台湾专利的冠军。早在2012年,公司已在全球获得超过 55,000件专利,不仅连续多年蝉联台湾年度专利申请及获准双料冠军,而且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IPIQ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中位列全球前二十名的唯一华人团体。

  截止至2014年,富士康申请专利数是 128400 项,获准专利数目,超过 64300 项。

  一般人以为富士康就是靠砍价(cost down)方法去抢夺订单,可从来不知道,郭台铭真正是靠「专利壁垒」来维持他的帝国。

  最好的例子是电脑主机板上的连结器,那小小的玩意儿,全世界绝大多数的专利都在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手上,一般的电脑生产厂家,按逻辑来说,是不把订单给郭台铭,就有被他拖入缠讼的可能……。

  郭台铭曾多次说,他的帝国要维持下去,只有三个武器,一是供应链,一是专利,还有一个是他的梦想,工业银行。

  可惜的是,两岸三地政府,都不允许富士康建设自己的工业银行。

  利用专利维持自己的帝国,大体跟苹果打击三星的战术手段,是一模一样的。

  但,一般人不知道,专利是有年限的,尤其是工业方面的专利,期限短的可怜,(不像米老鼠,文创专利可以长达七、八十年)。

  所以,富士康要持续不断地创新,不创新,专利壁垒就会被打破。

  缔造者郭台铭

  公司能有这样的竞争优势,与其创始人郭台铭的个人经历与性格特质密不可分。

  

  郭台铭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创业者。1966年,他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因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他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郭台铭逆向思考:没有工厂哪来的贸易呢?开工厂才能发展出更好的事业。于是在1973年2月,郭台铭用母亲给他结婚的20万元新台币(约折合现在人民币5万元),与朋友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

  不过一年时间,因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原料价格上涨,出现经济萧条,原股东纷纷退出。郭台铭不甘心“用结婚钱办起来的公司”就此倒闭,又向岳父借了一笔钱,独自把工厂顶了下来。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员工15名。在家人帮助下,一年后,鸿海开始赢利。

  80年代初,台湾的经济飞速发展,不少开厂的人看到了房价猛涨,都做起了炒房炒地的买卖。在郭台铭的工厂附近,就有土地要出售,每坪才3800元,如果借机搞地产,肯定大赚钱。另外,制造业的蓬勃也让原料短缺,如果购买囤积,也会比代工赚得多。面对唾手可得的良机,首次拥有百万资本的郭台铭不得不仔细考虑。一贯雷厉风行的他花了两个星期才定下答案,天天问自己:“我到底是以赚钱为目的,还是准备从事长久的工业?”

  最后,郭台铭选择了后者。当初到处求模具厂的经历让郭台铭发现,对于新的全球工业形势来讲,模具是一个核心领域。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200万元新台币,趁着资产充沛,郭台铭开始盘算建一家模具厂,却遭遇困难重重。

  引入新设备、招来新员工,郭台铭和合伙人就想将模具的开发公式化,但遭到老模具师傅的集体抗议。引入的设备昂贵,使得资金周转不灵。此外,当时的时代,优秀人才挤破头想进国企、央企,鸿海想招到顶级人才实在太难。但是没有退路的郭台铭只能咬牙向前。没钱就去借,没人就亲自去谈,没订单一个个出去求。

  甚至,他还把自己的公司从闹市台北搬到了偏远的屠城,只是因为那里的监狱是台湾专门关押经济犯的地方。万一哪天他出事被关了,员工还可以天天就近汇报公司的情况,客户可以到“隔壁”跟他谈生意,确保公司继续运营。

  1980年,郭台铭决定把所得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进一步扩充工厂、扩张产能中,同时提出了打造“先进制造力”的概念,“搞自主研发,不断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在这个方向上全力以赴,长期不变”。

  这一步相当大胆,扩大产能最大的隐忧在于,客户的订单要随着产能增加才行。过程很艰辛,公司流动资金甚至断了几次,但设备和研发最终使他们接到了第一笔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电子零件订单。靠着“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鸿海迅速占领市场。

  郭台铭也很务实。20世纪80年代,家电业开始势头渐衰,鸿海的生意也大受打击,他开始第一次思考重大转型问题。经过市场调查,郭台铭了解到电子游戏机及计算机是未来的成长主流,计算机连接器很有市场需求。鸿海的过去可以称为“制造导向”时代,即以自己的制造能力来衡量做什么业务;现在应该走向“市场导向”时代,即市场需要什么产品,自己就做什么业务。

  

  1983年,鸿海利用日本进口的新设备,开发完成计算机连接器,开始与计算机厂商建立业务关系。这也是鸿海正式进入PC领域的第一年。当许多中小企业主把家电业势头渐衰看成是无法逆转的危机时,郭台铭却带着50%的技术把握,把别人眼中微乎其微的机会,化为日后成长的基石。

  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冒险者,郭台铭花费了将近1000万元新台币,从美国引进了一种关键设备,这几乎是鸿海当年所有的利润。此后,他又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

  但是把品牌打出去可不是容易事儿。鸿海先是把客户锁定在IB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国际一流大厂。为了寻求与世界大厂商合作的机会,他白天在外边跑,晚上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几天时间,跑遍了美国的32个州。

  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甚至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只要康柏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

  布局内地,开拓中部

  现在,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一共有39个厂区,其中位于深圳的龙华科技工业园现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准系统制造和系统组装生产基地,昆山工业园已连续7年稳居全球个人电脑连接器第一大厂。正是靠着在大陆的投资,鸿海精密才得以实施“扎根中国,放眼全球”策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

  今年3月,鸿海精密发布公告表示,将增资第三地区投资事业英属盖曼群岛子公司Foxconn (Far East) Limited,以转增资Best Behaviour Holdings Limited,再转增资China Galaxy Enterprises Limited,完成对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1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它是组装iPhone的主要制造基地。

  这也是继去年富士康第六代低温多晶硅(LTPS)面板厂落脚郑州后,河南作为富士康制造转移重地所获得的又一次投资。至此,富士康对大陆的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7亿美元。

  河南有哪些优势?富士康为什么钟情河南?眼下来讲,员工依旧是中国制造业的根基,同设备、厂房、政策相比,当地的人力资源才是一个巨型制造业入驻的核心条件,或许,这也是富士康选择河南的最重要原因,没有之一。

  传说2010年的时候,郑州施工队仅仅用了3个月就把K区7栋厂房建设完毕,郭台铭非常满意,并称赞之为郑州速度。基础设施完成以后,河南籍员工如潮水般从全国各地回归,当时富士康在册人数大约80万,有15%的人来自河南,巨大的用工需求让这些人回到了家乡,事实上,郑州富士康现有的中层干部有一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其他厂区的河南人。

  除了人力资源这个核心优势之外,河南省的服务和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备,中国制造业玩的是效率,交通尤为重要,河南是一块大平原,高速公路网笑傲全国、高铁四通八达,也正是这样发达的物流才保证了重达几顿的iPhone顺利出货。

  

  除了河南的投资项目以外,富士康还拟间接投资兰考裕德包装科技1200万美元,兰考裕展精密科技1亿美元,鸿富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3000万美元以及鸿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1000万美元,除了手机外,主要的投资内容集中在机床、精密机械和自动化系统上。

  战略转型,收购夏普升级产业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同样如此——一家没有战略的企业,不可能做到基业长青。

  鸿海精密在OEM领域做到了全球第一,也就触及到了这个行业的天花板,近年来鸿海精密的利润率从2005年的5.4%一路降至现在的1%。

  2013年的时候,苹果拉入和硕为它代工iPhone,希望通过让和硕和富士康竞争压低代工价格。两家代工厂商确实因此发生了竞争,不过富士康显然更胜一筹,大部分的iPhone手机依然是在富士康生产的,而和硕虽然通过为苹果代工带来了营收的增长,但是净利润率更低只有富士康的一半左右。

  2015年苹果的iPhone6S由于创新不足,并没能在四季度实现出货量的高增长,只是保持了与上年同期相当的出货量,到了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负面影响终于出现,同比下跌超过两位数,导致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下跌。

  无奈之下,相当重视业绩的苹果CEO库克再度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今年一季度供应链传出消息指已要求供应商降低30%的价格,这让富士康面临极大压力。

  利润率的不断下滑,促使鸿海精密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从单一的制造业企业向研发和制造兼有的复合型企业转变。

  要想转变,就势必要从整个产业的上下游进行突破。

  一些企业选择了向下游渗透做自有品牌。在香港和台湾,许多厂商最初专注OEM,专做来料加工,接着演变成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原设计生产),加入设计元素。最后,在追求更高毛利的驱动下发展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ing,原创品牌设计)。尽管习惯制造和技术的人才操作市场有难度,但还是不断有企业试水并有部分获得了成功。

  成立于1972年的台湾巨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依靠OEM和ODM在1980年成为台湾第一大自行车制造商;1981年创立自有品牌捷安特,随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台湾的宏基(Acer)电脑也是靠为IBM这样的大公司做OEM起家,后来开始做自有品牌。

  但鸿海精密并没有大规模向下游渗透做自有品牌,因为这相当于是放弃原先的OEM模式,成为自己原先客户的竞争对手。做自有品牌的利润当然十分诱人,但这也是一条危险之路。尤其是对于在OEM领域已经做到全球第一,代工领域市场份额第一的鸿海精密而言,从头开始做自有品牌,就很可能丧失苹果等大客户的海量订单,代价实在太大。

  权衡之下,鸿海精密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向产业链的上游渗透,这样占据了“微笑曲线”的另一端,生产制造的技术含量提高了,同样能够获得高额利润,且不影响鸿海精密此前的业务。

  

  早在2003年,郭台铭就成立了群创光电,进入TFT-LCD面板生产领域。并将它打造成世界第三大LCD制造商,仅次于三星电子和LG电子。而从2012年开始,鸿海精密就试图收购日本夏普公司,以获得液晶面板生产技术。经过长达四年的沟通谈判,日本夏普公司在2016年最终接受鸿海精密3888亿日元注资,成为鸿海的子公司。

  鸿海精密看中的是夏普全球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制造技术,这宗收购可以帮助强化其对苹果公司的定价能力。

  目前,鸿海旗下的富士康是苹果全球最大工厂,主要代工苹果手机的外壳和集成电路的电子板,但从未涉猎手机较为重要的液晶屏。而夏普在OLED技术和资源储备上优势突出,拥有从4代线到10代线的全面布局。鸿海通过收购夏普,可以从组装、核心零部件延展至产业链上游的面板,打造一体化的全供应链格局,有效保障手机厂商一站式原料采购和工艺制作。

  这一笔收购,将有望帮助鸿海降低对苹果的依赖,也为鸿海日后做自有品牌增添底气。三星是苹果在全球手机市场上的最主要竞争对手之一,但正因为三星在内存、显示面板等领域的强大竞争力,才得以牢牢占据苹果供应链里的重要份额。所以尽管三星与苹果在手机市场上争得你死我活,专利官司打得不亦乐乎,但供应链上的相关合作也一直停不下来。

  说得直白一点,郭台铭收购夏普等于增添了自己的谈判砝码,这样未来如果做自有品牌,才有底气像三星那样与苹果“相爱相杀”,而不至于被苹果轻易抛弃。

  在OEM的残酷血海之中,鸿海精密凭借技术创新与服务至上,成为这场剩者为王的淘汰赛赢家。而现在,鸿海精密通过并购向产业链上端扩张,更是为将来进行战略转型打破OEM的行业天花板提前布局。

  鸿海精密的另一个大动作,便是收购诺基亚。5月,微软宣布将旗下功能手机业务以3.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富士康和HMD Global公司(成立不久,由前诺基亚高管管理,在业界看来相当于诺基亚的前身),作为该协议的组成部分,富士康也将收购微软在越南河内的工厂。

  

  对鸿海精密而言,买下诺基亚,立即取得诺基亚在全球40-50个国家的销售团队与分销部门的销售平台与渠道。由于这个销售渠道团队达数百人,对全球渠道布建与操作提供了相当完整与专业的团队,等于布局了全球的市场销售平台与渠道,为鸿海精密转型服务科技公司跃进一大步,只差临门一脚了。

  另外,富士康在制造上取得越南的组装工厂,可与原来为Nokia生产模组、越南组装分工,重新调配,完成生产制造一条龙服务。

  转战印度,代工帝国的阴影

  鸿海精密在印度的投资也不能不提。去年,富士康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政府签订协议,将在未来五年投资50亿美元在该邦建设电子设备制造厂。今年5月,富士康在印度扩产兴建工厂的计划获批,在孟买附近获得一块1200英亩的土地,投资100亿美元建设一座巨型工厂,专门为苹果代工。

  据印度《商业标准报》(Business Standard)报道,富士康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在印度投资35亿美元,覆盖智能机、软件、电视和其它电子品领域,最重要的服务客户之一,极有可能就是小米公司,实现小米手机、电视机等产品的本地化生产。

  但是与中国相比,印度在土地及劳动力方面都没有优势。

  首先是土地。印度征地之难举世皆知。依据现行《土地法》,企业征地需获得80%受到影响的家庭同意。韩国浦项制铁(POSCO)曾计划在卡纳塔克邦投资53亿美元建设600万吨粗钢生产基地,终因土地问题撤消了投资计划。印度本土巨头安赛乐-米塔尔想在奥里沙邦投建1200万吨钢铁项目,从2006年起折腾了8年才完成第一阶段征地。

  在莫迪政府积极推进下,2015年4月印度下院通过了《土地法》修改草案,规定印度工业走廊建设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网建设等“公共用地”,政府可不经农户许可以市场价收购,同时补偿给农户每家一个工厂工作名额。同年9月,该修改草案被宣布失效,莫迪政府的“土改”再次以失败告终。

  富士康搞这么大动静为的是让自己的项目成为“印度吸进外资”的典型,让“给富士康土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印度毕竟是土地私有化国家,所谓“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总理也不能强逼只有两亩地的农民。2015年一季度,富士康打算投资的那个马哈拉施特邦竟然有600多名农民自杀。虽然与征地没有直接关系,但富士康真的大举入邦恐怕就有了,郭台铭应对得了吗?退一万步讲,即便富士康拿到1200公顷土地也只是“特事特办”的特例,并不意味着工业用地问题得到解决。

  

  印度地方政府控制着一些工业用地,外资还可以通过兼并印度企业获得土地。目前,只要不是太大的项目用地不是主要问题。但这种供给只能应付“小打小闹”的投资需求,与当年中国地方政府大笔一挥几乎无限量的土地供给不可同日而语。

  印度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土地则是瓶颈中的瓶颈。以交通运输为例,印度在英国殖民时间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铁路、公路网,但条件差、运力低,需要大规模改造和兴建,势必涉及跨邦土地征用,难度更大。从新德里到泰姬陵200多公里,4车道公路、不封闭、上下行无隔离带而且路况较差,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要走4个多小时。就为拓建这样一条路发生的土地纠纷上升为械斗,最终造成40人死亡。

  其次是劳动力。不明真相者总以为印度有13亿操流利英语的劳动力,随时准备接受雇佣并愿意每周7天、每天16小时地工作。正如上文所说,英语流利的印度人只有几千万,最优秀的已被美国“收割”,其它聚集在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大大小小的IT外包公司。哦,IBM在班加罗尔雇佣了5万印度程序员。别以为他们会到生产线上充当廉价劳动力。

  还有一点绝对不可以忽视,那就是制造业需要掌握熟练技能的工人及一线技术人员,此类人才的匮乏甚至阻碍着美国制造业的回归,何况印度。印度是宗教国家且教义的“内核”是随遇而安。不论威胁还是利诱,都不能让印度人像中国人那样具有高度纪律性地从事生产工作。

  富士康的印度之路,会不会为这个代工帝国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