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彼得·蒂尔:逆向思维·过度全球化·创新

来自:清华管理评论      时间:2016-07-19
【钱颖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彼得·蒂尔】(Peter Thiel)

作为企业家,彼得·蒂尔在1998年创办了贝宝(PayPal)公司。
作为风险资本家,他是Facebook的首位外部投资人和董事,以50万美元获得了该公司10%的股份。他还发起了创始人基金(FoundersFund),其投资的企业包括Facebook、Sportify、SpaceX、Airbnb和Lyft等。创始人基金还为DeepMind公司提供了种子资金,该公司开发的AlphaGo在最近击败了职业围棋选手李世石。

2012年春季,他在斯坦福大学讲授名为“创业”(Startup)的课程。该课程的讲稿被集成为《从0到1》(Zero to One)这本书,其中文版成为畅销书,销售量超出了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将看到,逆向思维如何让彼得·蒂尔脱颖而出?

中国和美国都收获了全球化的红利,但全球化正从巅峰坠落吗?

过去二三十年创新相对停滞,但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都面临更大的创新压力,我们要怎么去创新?

一、逆向思维之道

何为逆向思维?

钱颖一:我想从你四年前的课到今天在清华的课,有一个贯穿其中的思想,就是逆向思维,对吗?

彼得·蒂尔:对,这是贯穿始终的思考。但是逆向思维,并不是你为了和别人持不同意见而持不同意见。如果这样,就不再是逆向思维,仅是加了个负号的延续性思维——你先看看主流舆论,然后在前面加个“—”。

钱颖一:很多人有这种倾向,当他们不同意你时,就在你说的一切前放上“—”号,变成对立面。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逆向思维?

彼得·蒂尔:真正的逆向思维是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仅仅跟着周围的人人云亦云,也不要仅仅跟周围的人唱反调,而是思考有意思的、其他人甚至都没想过的问题。所以逆向思维就是探索你感兴趣但别人还没发现其有趣之处的方面。

我有一个朋友曾是个博士生,他认为成功的博士生和不成功的博士生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做研究的能力,而是建构正确问题的能力。如果你能建构正确的问题,问题不是太简单也不是太难,你就能够回答而且回答得有趣。这种能力颇具生产力,从正确的问题出发,你能得到很多有趣的结果。很多最聪明的人非常努力,但他们从未真正提出正确的问题。他们提的问题每个人都在问的,因此有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些问题,难以脱颖而出。如果问题有趣但不可能回答,那样也难以取得很大进展。所以逆向思维不一定总是给出不同答案,如果提出没有人问过的好问题,就是非常好的起点。

逆向思维锻炼方法

钱颖一:那我很好奇,你是如何发展出问问题的方法,发展出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你在硅谷长大,在斯坦福本科专业是20世纪哲学,还是斯坦福法学院的法律博士。那哲学和法律是怎么帮助你或者实际上没有帮助你发展逆向思维的?

彼得·蒂尔:我对想法如何连接,如何契合到大的整体中去总是非常好奇。虽然我想哲学的很多东西并不太实用,但有个思维锻炼很好,就是询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这是一系列不常探索的问题。在工程技术背景下,大家非常善于解决一些列难题,但他们是在解决正确的问题吗?

逆向投资:SpaceX和清洁技术

钱颖一:在你的投资决策中,逆向思维如何帮助你?除了Facebook,你能给我们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哪些时候除了你没有人真的想投资;哪些时候很多人都想投,但是你却拒绝了。

彼得·蒂尔:一个比Facebook更有戏剧性的例子是,2008年夏天我们第一次投资给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时,我们收到一些潜在投资人的邮件,他们说:“我们非常高兴没有投钱给你,这件事儿太愚蠢了。”

投资SpaceX看上去非常奇怪,主要问题是:这不是IT,你对投资火箭公司有任何经验吗?对火箭公司,你知道什么?这生意风险太大了。但是如果仔细思考,SpaceX的商业模式实际上非常棒,因为人们会预付费来买火箭,所以相对而言,项目一旦启动,这就是正现金流生意。埃隆是在与那些非常陈旧的航空航天集团企业竞争,例如波音(Boeing)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我们不需要那么擅长投资火箭公司,因为在投资层面,绝对没有人与我们竞争。

有很多东西我们不投。2005年到2008年间,我们放弃了清洁技术领域这一整个投资类别。我认为清洁技术很好很重要,但公司非常同质化,这方面的投资竞争太激烈以至于脱离了潜在商业价值。但当时大家都很狂热。最后这波热潮结束的时候,结束得很快。

钱颖一:所以你很高兴你没有投。

彼得·蒂尔:那个时候是。今天我认为,清洁技术可能是值得投资的冷门领域,但2005~2008年,不投清洁技术就对了。

跟搞技术的人说商业模式,跟谈商业模式的人说技术

钱颖一:你知道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非常火热,你创办了PayPal,启动了这个行业。我记得在今年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你被问到关于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技术问题,当时你对金融技术的回答非常有趣。请你再跟我们说说你的想法。

彼得·蒂尔:我想金融技术(FinTech)空间很大。挑战总是在于:能多好地区别于他人。很明显,如果你能创造新的借贷系统,新的银行,会非常有价值,但最后会有很多人跟你竞争。

我总喜欢说:当人们想谈技术时,你应该谈谈商业模式;当人们想谈商业模式时,你应该问问技术问题。生物技术公司经常谈技术,所以你应该在商业计划方面去大力推动。金融则是另一个极端,大家总爱谈商业战略、市场、快速崛起。这时候你就应该问,这里面有什么技术,除了一个网页外还有什么技术,大家就常常无语了。这时如果对技术问题回答很棒,那就是很棒的起点。有可能一个成功的金融技术公司并没有太多技术,但有非常好的市场或者渠道机制,但我会很怀疑,因为太多人想那么做了。

二、过度全球化

钱颖一:你认为全球化是“从1到N”的过程,不算真正的创新;而过去的三四十年,是一个全球化主导的时代。

彼得·蒂尔:我想崇尚创新是很近的事,尤其发生在过去10多年。当然,在发展中国家,情况有所不同。

在传统的封闭社会里,对任何人而言,没有理由要创新,因为复制就是最容易摘到的果实。在美国,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产业,例如金融,表现极其好。如果说,仅仅通过全球化就可以大展拳脚,那你应该勇往直前,去摘全球化的果实。对于顶尖人才而言,全球化确实曾大有可为。

可是现在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如过去那么强劲了,我想顶峰是在2007年。今天,2016年,全球化绝对已过顶峰,可能已经走向反面。

现在需要回归创新。

当创新压力大增时,在美国,有才华的年轻人从蜂拥去纽约变成潮涌向硅谷。在整个上世纪80到90年代,直至2007年,对有才华的年轻人来说,纽约是魔力之都,都想去银行业、麦肯锡咨询、高盛等等,这些行业和全球化紧密联系。从2008年开始,人才更多流向硅谷,相比以全球化征服世界的故事,大家更喜欢创新的故事。

钱颖一:为什么你认为全球化的顶峰是2007年?是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吗?

彼得·蒂尔:银行是全球化的中心,在金融危机中,银行是最受重创的。也可以说,过度的全球化引发了危机。

钱颖一:这是我第一次从这个角度听说全球化走得太远这个观点。请解释一下过度全球化问题。

彼得·蒂尔:过度全球化是想象力失败的产物——除了全球化,你想不出其他东西。你能想到的未来,就是让世界变得一模一样。当人们只有这样很失败的想象力时,就会导致资源都进入全球化套利中。

钱颖一:所以你的全球化定义,就是市场的扩张和技术的复制?

彼得·蒂尔:有各种各样的全球化。一种是复制可行模式,是已有事物的延伸。因此,全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同质化。我不是反全球化。我认为是全球化(“从1到N”)被捧得太高,以至于影响了创新(“从0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