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管理周报第七十八期

来自:      时间:2017-09-06


1. 政策

国内
1.1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进一步完善   环境保护税征管准备工作全面启动
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全面做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准备工作。环境保护税法共六章,分别为总则、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税收优惠、征收管理、附则,全文28条。这部法律总体上是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现行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财税领域落实的重大举措,环境保护税的开征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


1.2 本周(8月7日-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重要文件

《国务院关于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1.3 津冀通航资源2020年将实现共享共用

为破解津冀沿海航区通航资源紧张的难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津冀海事监管一体化的意见》,以加快完善津冀沿海水域海事一体化监管机制,促进资源共享,推进管理协同,强化执法联动,提升服务品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


国际

1.4 《自然》发表两项成果:“墨子号”提前实现既定科学目标
中国科学院10日凌晨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用1年时间提前实现了既定2年完成的科学目标。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以及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是“墨子号”最新实现的科学目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上述重要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自然》审稿人表示,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成果是“本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1.5 美媒:2020年东盟有望成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美国彭博社8月7日报道称,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立了50周年,有很多值得欢呼之处:经济和社会进步、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政治相对稳定。报道称,东盟的10个成员国家是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如菲律宾和越南,增长速度为6%。东盟人口总计为6.2亿,经济总量2.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47万亿元),投资潜力巨大。世界经济论坛预计,到2020年,该地区将会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1.6 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欧盟已发布全球最严格的个人数据保护法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2018年5月生效),具有全球适用性,适用于所有为欧盟居民提供商品服务的境外数据处理商,也包括服务于欧洲客户的中国公司。美国2012年颁布的《消费者隐私权利法案》,集中体现了美国政府应对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问题的做法。另外,2016年8月1日,美国和欧盟签署的“隐私盾”协议已正式生效,替代了此前的“安全港”协议,提高了个人数据保护水平。根据“隐私盾”协议,用于商业目的的个人数据从欧洲传输到美国后,将适用与在欧盟境内同样的数据保护标准。


1.7 《德汉法律词典》在德国首发

8日,首部德汉法律语言专业工具书《德汉法律词典》在德国柏林举行首发仪式。这部词典收录了德文法律领域的专业词汇和专业词组约2.1万条,内容涉及法理论、法史、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学科。词典出版机构、成立于1798年的柏林东克尔&洪布洛特出版社社长弗洛里安·R·西蒙表示,作为市面上首部德汉法律语言专业工具书,这本书可以帮助两国人民在法律专业层面加强相互理解。


2. 动态

国内
2.1 第九届科技进步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在贵阳举行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国防科技大学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运用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拟定于2017年8月9—11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第九届科技进步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论坛以协同•融合:创新生态、创新治理与新兴技术创新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产学研政军各界专家代表汇集一堂,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创新生态、创新治理、创业管理、新兴技术创新等开展研讨。


2.2 第二届互联网+时代博览会在京开幕

8月10日,“NETech 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互联网+时代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以“融创未来‘+’速发展”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互联网+时代的前沿产品及信息。
国际


2.3 首届世界人文大会在比利时开幕

以“全球转变下的挑战与责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人文大会7日在比利时东部城市列日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代表将在一周内,围绕环境、身份认同、移民、边界、遗产保护、历史以及政治等议题,深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人文科学在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


3. 预告

国内
中国科技咨询协会首届( 2017)创新创业高峰论坛
时间:2017年8月17-20日
地点:西藏,拉萨
链接:http://www.hnkjzxy.org/html/tongzhigonggao/20170620/150.html
主旨:该会议由中国科技咨询协会主办,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将国内外最前沿“ 双创” 活动的思想、理念和最佳实践与西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共同探索西藏“双创”活动新模式,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17年人文社科与经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HSSEM 2017)

时间:2017年9月23-24日 
地点:中国,珠海
链接:http://hssem.org
主旨:由香港环球科研协会(GSRA)主办,会议主要围绕会议主要围绕“人文社科” “经济管理”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


4. 热点

【热词】4D打印
四维打印(4DP)技术是用动态能力(或功能、属性)对材料进行编程,并通过化学、应用电子、颗粒或纳米材料将其改变。此外,该技术具有排列、混合和放置特定材料的功能。


【技术应用】美陆军首席技术官格雷丝·博赫内克指出,4D打印“延续了3D打印,并添加了变形维度”。其想法是,当处于不同环境下,比如水中或者极端温度下,3D打印出来的部件的性能可以随之改变。博赫内克表示,防弹衣未来可能会采用4D打印技术。陆军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努力满足防护服的双重需求——既有保护作用,又足够的轻盈,不会给士兵增加负担或限制动作。利用4D打印,科学家未来可能开发出轻薄小巧的防弹衣,便于储存和携带,但也可以伸展开并提供全面的防护。


5.数据

图表: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两位数增长

6. 定律
【达维多定律】
6.1 基本概述
达维多定律是由曾任职于英特尔公司高级行销主管和副总裁威廉·H·达维多(William H Davidow)提出并以其名字命名的。达维多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


6.2 思维启示

只有不断创造新产品,及时淘汰老产品,使成功的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才能形成新的市场和产品标准,从而掌握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要做到这一点,其前提是要在技术上永远领先。企业只能依靠创新所带来的短期优势来获得高额的“创新”利润,而不是试图维持原有的技术或产品优势,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7. 论道

【企业独白】滴滴海外版图再扩张,投资优步在中东的主要对手Careem

滴滴出行的海外布局又迈出新的步伐,正式进军中东地区。
8月8日,滴滴出行宣布投资中东北非地区移动出行网络平台Careem,具体投资金额未透露。Careem是国际打车软件“优步”(Uber)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之际,滴滴把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见解以及专有知识带给我们”Careem CEO穆达瑟·谢克哈(Mudassir Sheikha)在一份声明中称,“双方长期合作关系的发展将能够让Careem通过继续创新和可持续性,更为高效地追求增长机遇。”

对于投资Careem,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则表示,中东和北非地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经济与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为共享出行行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滴滴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将技术与经验在国际市场进一步开发推广。

资料显示,Careem于2012年7月在迪拜成立,支持英文、阿拉伯语、法语、乌尔都语和土耳其语等多种语言,业务覆盖中东、北非、南亚的13个国家的80多个城市,拥有25万余司机和超过1200万用户。今年6月,Careem曾获得沙特亿万富翁、汽车巨头戴姆勒公司的投资。

投资Careem是滴滴出行在全球化网络中迈出的又一步。此前,滴滴出行的跨境出行合作网络已触达北美、东南亚、南亚、南美1000多个城市超过60%的世界人口。

2015年,滴滴出行先后投资东南亚打车软件GradTaxi、投资美国打车应用Lyft,达成战略合作。今年以来,滴滴海外投资扩张的速度加快。1月,滴滴出行与巴西最大本地移动出行服务商99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战略投资者。7月,滴滴与软银联合领投东南亚移动出行平台Grab20亿美元。而在一周前,滴滴刚刚在欧洲实施了首笔投资——投资欧非地区移动出行企业Taxify并与其达成多项合作。

除了股权投资,滴滴还尝试通过打通产品线的做法进行扩张。去年4月在美国上线的“滴滴海外”就是通过与Lyft产品互通,让滴滴在形式上直接进入了美国市场。
(来源:澎湃新闻)


8.荐书


《Global Value Chains in a Changing World》
作者:Deborah K. Elms,Patrick Low 
出版: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介:大区域价值链的构建不排斥区域各国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大区域价值链构筑的是一个开放系统,经济带沿线国家既可以参与区域价值链,也可以借助区域价值链参与全球价值链,两者互不相斥,反而相互促进。构建大区域价值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一个能够为多数经济带沿线国家所接纳的制度框架体系。本书就此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