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及类型
从雇员人数来看,大部分为中小规模企业,但大型企业的比例也较为可观。民营企业数量占比逐年增加。

企业盈利情况
在美经营主要风险和问题
在2016年的调查结果中,“高额的劳动成本”继续成为中资企业在美经营面临的最大挑战。“管理文化差异”为第二显著的挑战。“管理层人才缺乏”首次进入主要挑战前五位。
*数据来源:美国中国总商会《2016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
1. 海外团队规模精炼且需具备全面的管理能力、外部资源获取、协调能力
在与泛海国际的沟通中,客户高度的总结也印证了我们的这一观察:
· 海外业务发展前景大、但根基在于属地国家管理及运营
· 并购及兼并交易,要重点关注市场机遇
· 在成熟市场,要优化使用外部资源
2. 通过外脑,获取多元化融资路径
根据当地的服务经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保函通常由国家财政部认可的保险公司而非银行出具,避免了占用银行授信造成的财务影响,为企业获得融资发挥增信作用。在项目遇到纠纷时,为企业提供主动权,避免不正当索赔。其强大的灵活性,细致专业的风险规划服务满足了众多企业的需求。
3. 设计职业发展通道,是解决外派人才稀缺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外派人员普遍被作为负责中国总部和海外分公司沟通的代表。实现总部对分公司的有效控制是雇佣外派人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及国内的职业环境迅猛提升,“给中国员工更好的国际工作机会”所带来的外派人员驱动效应已经逐渐降低。即使在发达地区,企业也面临着“选不出”、“派不动”、“用不好”、“留不住”的挑战。韦莱韬悦通过总结丰富的项目经验,认为对外派人才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通道,成为现阶段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
4. 提升雇主品牌,是获取当地人才的有效路径
《2016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中资企业在美都经历了人才招聘困难。这些困难包括“寻找合适的专业与技术人才”、“中美文化差异”以及“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能够不惜成本,通过提升薪酬竞争力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吗?其实不然,结合韦莱韬悦的Workforce Analytics(劳动力分析平台)研究,在美国人才供给丰富的市场环境中,通过提升中资企业雇主品牌,扩大当地的品牌影响力将是有效获取当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会帮助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过高这一挑战。
5. 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兼并与收购后的整合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经过多年的兼并与收购业务的发展,中资公司越来越致力于提高并购水平。其中重要的一个载体便是加强企业收购后的融合(PMI),优化企业效力和规模。然而,我们也发现,对于兼并与收购交易,交易团队在重视风险管理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对人力资源开展尽职调查,从而导致交割后的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多重挑战。在与中建的交谈中,合并企业的买方与卖方均对人力资源管理在PMI中所发展的关键作用表达了高度的认同。
6. 管理文化差异依然是海外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挑战
在2016年韦莱韬悦《亚洲先锋企业:多线发展及转型大师》研究中,对于成功的亚洲全球化企业,往往在全球化过程中均实施了“重塑企业文化DNA”。通过重塑企业文化差异和尊重多元文化,以实现全球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亚洲企业开始重视倡导多样性和包容性,虽然在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是针对年轻员工、外籍人员和女性的限制依然普遍存在。
7.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在成熟经济体同样重要,且要求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