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够聪明,特别简单的错误它都会出现。光看文字,从上下文中就可以知道一些错误,它还做不到呢。”搜狗CEO王小川在由机器之心举办的全球机器智能峰会( GMIS 2017)现场观看了搜狗汪仔机器人与人类速记师进行的“人机大战”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AlphaGo 战胜柯洁后,人们对于它的称呼从“阿尔法狗”变成了“阿老师”。随着硬件的进步、算法的优化和不断深化的海量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正在一些领域取得超越人类的成绩。包括搜狗在内的众多科技公司也正在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深化和应用范围拓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王小川看来,人工智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人机交互需要更多场景
王小川在谈及深度学习的突破时,选择使用识别、决策、生成来划分人工智能的三个产品类型。“比如,阿里巴巴指出,未来商业智能就是人工智能决策,不过,让我们最有感觉的突破是在识别和生成领域,后两个领域的突破对人机交互很有意义。在感知和生成领域,人工智能进展会影响人机交互。“
“我们认为光用手机是不够的,未来会有更多的场景,更多的硬件需要具有交互的能力,所以会走出手机。”王小川告诉人民创投(ID:renminct)搜狗做硬件是一个长线的布局,但是还没有和收入产生关联。据他透露,今年糖猫儿童智能手表的出货量能够超过一百万,同时,搜狗还将推出一到两款智能硬件。
“长线我们会出两款系统(引擎),一个是关于自然交互的,一个是关于知识计算的。知音OS是关于自然交互的,这个和智能硬件结合得更紧密,另外一个会和传统行业的数据结合得更紧密。搜狗的核心能力强调靠自然语言交互的问答,这一方面我们认为在国内是走得领先的,它能够和搜索有一个很好的承接作用。”
人工智能还有很大局限性
虽然致力于人机交互领域,但是王小川却认为作出一个能够与人对话的保姆是最难的。AlphaGo并没有像王小川预测的那样完全使用强化学习,还是用了人工数据,因此,王小川认为强化学习距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论文上让人兴奋的成果还没有落地到产业方面。
“今天做的人工智能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第一,每一种智能只在特定领域里生效,很窄的一个领域,能够做同传,能够下围棋,能够回答问题,但是它是个功能性的,现在没有一个通用的人工智能。第二,它只能够做套路,就是这个事情是在特定领域、封闭的场景里面,反复去提高效率,并没有创造性地去发挥。第三,直到今天这种智能还是传承式的,依赖于人的数据去训练。”
王小川判断,在可预见的时间里,人工智能还会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在特定领域里面更能产生一个合作。至于通用的人工智能的进展,王小川则用了“毛都没有”来形容,“这个事儿就像在火星上盖房子一样,还远着呢”。
“我们必须靠大数据,靠人类的很多历史数据去训练它,而不是迁移学习、小数据样本,那种概念都是学术研究的事情,离实用很远。”王小川认为人工智能现在的目标应该是把人们最不想干的,还最需要提高的事情做好,比如金融领域和医疗领域的应用。“真正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会是一些白领,不是一些蓝领。”
创业公司要找到与产业结合的新方式
“我原来特别担心我们的技术没有美国领先,但事实上中国的市场之广大、资本之充足,会使得我们有可能在人工智能实际创业上面超越美国。现在是从担心变得比较乐观的一个状态。”王小川向人民创投(ID:renminct)表示,从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是有机会的,但是落到具体公司上,其实有大量创业公司现在还只是停留在一个技术公司阶段。
“这种技术也不是原创技术,也都是从美国或者高校里来的,自身并不是很拔尖,但是自身有没有找到一个应用场景,所以很多公司都处于一个比较难堪的位置。你要么代表顶尖的技术,你要么对应用场景和行业有很深得理解,这种创业公司最终要有新的方式去与产业做结合。”
在王小川看来,国内的创业公司应该和巨头去合作,但是巨头也分为两类,“一类像阿里、腾讯、百度这种,自己有数据、又有人、又有钱,他们会选择自己做,我觉得很难有一个合作的机会。但是,偏传统一点的公司做升级,像这样的技术公司对他们已经有一个很大的启蒙的作用,虽然不代表一篇原创的论文,但是对于一些技术落后的公司而言,已经是非常高大上的了,这是它们的意义。(人民创投: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