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困局

来自:普惠研究院      时间:2017-03-14
  以文艺青年为主要用户的豆瓣,在3月7号上线一款音频付费产品——《醒来》。首期节目的录制,邀请了北岛和他的诗人朋友们,为用户讲解50首中外经典现代诗。豆瓣官方表示,之后还会邀请白先勇讲红楼梦、杨照讲史记等,内容将覆盖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多领域。

  在移动互联网极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出版和媒体三个行业边界逐渐模糊。加之这一轮消费升级的到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的人们愿意为获得知识付费,为充实精神世界付费。在这种知识内容货币化的浪潮下,内容变现的大军不断有新成员涌入。

  一、内容生产者之殇

  除了刚刚推出第一期付费节目的豆瓣,还有做连接创作者和铁杆粉丝的“桥梁型”付费产品——小密圈;基于微信授课工具,覆盖长尾知识需求的千聊等新平台。相比之下,豆瓣因为运营时间久,经过长期沉淀,积攒了大量的优质用户和良好口碑。根据官方公布数据,豆瓣注册用户已达到1.5亿,月活跃用户达3亿人次。如此庞大的用户群是新内容付费平台所不能企及的。另外,豆瓣在豆瓣读书、文章打赏等方向上的多年深耕,也为此次上线的《醒来》付费栏目架起了桥梁。

  走知识内容变现的平台,如知乎、喜马拉雅、罗辑思维、豆瓣、果壳、36氪等算是前辈了。但也有相关报告显示,用户在购买此类付费产品后,打开率并不高。
  以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平台为例,截止到3月5日,得到APP用户总数达558.4186万人次,专栏累计销售144.0118万份付费音频产品。但据统计付费产品的打开率仅有29.3%,低打开率表明在购买付费音频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顾客真正打开使用过。

  内容生产能够吸引用户产生购买行为,说明人们的确是有购买意向的。但是为何购买后打开率呈现低迷状态?是产品本身不够吸引人,还是受众自觉性不够高?顾客愿意为其买单,说明产品的确是具有一定的价值。至于自觉性,倒也不无道理,买东西和买了之后一定会使用的确没有必然关系。但这些平台自诩为知识服务商,作为服务行业顾客的体验感至关重要。如何提高用户的体验感,避免高购买率低打开率的窘境就显得举足轻重。

  就知识内容产品的本质来说,是要给客户带来独特的内容体验。应以干货为主,娱乐性为辅。如果平台只是简单地作为一个内容的搬运工,跟随大众人云亦云,在内容付费市场是难以存活的。目前这些平台,包括刚上线付费产品的豆瓣,所设立的收费栏目内容的生产者大多还是平台自身请的外援。平台基于大V的影响力,头顶光环,可以收割粉丝和流量红利。而不是从自身出发,挖掘平台里已有的知识达人,浪费了自身长期积累的优质用户资源。这种利用名人效应产生的内容付费产品,和原本意义上的挖掘用户群体自身价值、共享知识和内容的初衷相差甚远。

    二、共享经济众星捧月

  这样变味的共享经济还有共享单车领域。该领域迎来的新玩家——永安行,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者有蚂蚁金服、IDG资本、深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而且放出芝麻信用评分600以上,即可通过支付宝扫码免押金骑行的大招,这是对之前需先交付押金才可使用模式的颠覆。

  加之摩拜单车在今年1月4日宣布完成D轮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融资,ofo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在3月1日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资本抢滩共享单车市场之势明显,纷纷拿出巨额资金入驻,豪赌谁会投出下一个滴滴。

  资本的狂热追捧向来不是发善心做慈善,而是敏锐地捕捉到这是一块巨大的蓝海市场,未来成长空间无限。早在去年“共享经济”就成为热词,正所谓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2016年的两会报告时“共享”一词共被提及六次之多,2月28号政府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到3.45万亿,同比增长103%,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这几天正在召开的2017年两会风向不改,共享经济依然是个高频热词。政府鼓励和支持房屋短租分享、教育分享、医疗分享、众包物流和共享出行等方面的分享经济行为。

  三、共享单车的死循环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免会嗟叹:共享经济本是通过平台整合线下闲置资源,将其充分调动起来加以利用;以期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的生活,让人们共同获得经济红利。像共享单车的前辈——滴滴就是定位出租车领域,共享单车则是以城市短途出行为切入点,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但是共享单车现在的模式更像是一种传统自行车租赁+互联网,而不是所谓的整合社会上闲散的已有自行车资源。分享经济应该是一个轻资产的模式,连接供需两方,发挥自身作为平台的资源整合作用即可。

  但是现有的共享单车公司在获得巨额融资后纷纷大肆造车,每一家共享单车公司拥有的单车数量都过百万级,俨然成了一个大型自行车租赁公司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共享单车现在除了商业模式不清晰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困境,就是如何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满足其用车需求。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过半数用户抱怨在自身需要用车时附近无车可用,在不需要的时候似乎又随处可见。所以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案,就被简化为大范围的造车,将更多的车辆投入市场,覆盖更多的区域。让用户需要用车时身边就有车辆可用,从而消除用户用车难的困扰。

  但有一个问题,地域之大,也不是一家单车就能全面覆盖的。所以想要做到满足用户百分之百的用车需求,基本是不可能的。而用户对共享单车的定位就是随要随骑的便利性,所以从根本上很难培养出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假设一个场景:如果有A、B、C三种品牌的单车投入市场运营,相比品牌B和C,某用户更钟爱品牌A。但是在一个急需用车的时间节点上,只有单车品牌B和C可供使用,品牌A显示在距离用户1公里外的距离,这个用户是否会舍弃B和C而徒步去找一公里之外的C?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所以方便性、易获得性、成本低是共享单车的痛点,由此摩拜和ofo疯狂造车的行为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为了满足用户随时用车的刚需,谁能覆盖更多的网点,谁能在用户出勤的高峰期做到随时随地可用,谁就能更好地形成用户优势。但是这种疯狂造车的模式,只会陷入融资、造车、说故事再融资、再造车的死循环。如果没有想到其他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最终将陷入不是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而是人为生产出更多闲置资源的恶性循环。

  共享经济的初衷必然是好的,目前出现的乱像也只是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必须要面对的。我们只希望共享经济的发展能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